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泛滥的枪支文化堪忧 - 南桥 - 南桥的博客

图片:本州日报中夹杂的枪支广告。

 2012年7月20日,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《蝙蝠侠3》首映礼现场,犯罪嫌疑人詹姆斯·霍尔姆用多种武器,向观众扫射,造成12人死亡,59人受伤。詹姆斯·霍尔姆所用武器全部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。在我看来,这又是枪支泛滥引发的一场惨案。

我所在的俄克拉荷马州,也是一个“枪支友好州”(gun friendly state).今年5月15日,州长玛丽·费琳还刚刚签署一项法令,允许拥有持枪证的人公开佩带枪支。在美国,目前有25个州允许公开佩戴枪支。这种法律让人深表担忧。我惊奇地发现,在一些州,在出售儿童用品、服装、蔬菜的超市里,都有枪支在卖!我们这边的日报里,都夹有一些枪支的广告,包括机关枪。

我以前在西弗吉尼亚的时候,发现那边枪支文化也比较兴盛。我曾经和同事一起讨论过科伦拜(Columbine)高中枪击惨案和枪支文化的关系。科伦拜高中发生的枪击案,导致12人死亡。这几乎是公立学校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性事件。从此以后,中学大多安装了金属探测器或摄像头,学生被管制得如同在蹲监狱一样。“凡是你进美国海关时遇到的一切,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,在公立学校的门口,也一样经历。”我的同事说。现在的一些枪击惨案,开始发生在大型购物超市和电影院这种公共场所或者娱乐场所,恐怕连学校这种安全防范都难以实施。

如有效管制枪支,我相信此类惨案会得到有效遏制。热衷于枪支文化的人,通常相信持枪是一种民权。他们认为老百姓拥有武器,政府就不可以胡作非为。但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政府和环境。老百姓相互之间的胡作非为和意外惨剧也屡见不鲜。在我们这个城市,不久前一户人家,夫妻争吵要离婚,孩子在隔壁房间,不声不响拿出了家里的枪支,自杀了。人心深处都有些非常可怕的黑暗,不信你看看周围的邻居、同事、同学,多少人正挣扎在内心的痛苦之中。放在特点的环境下,人真是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。

控制枪支,未必能杜绝枪击类犯罪,但是会使其难度大很多。和我们教育行业说的学生作弊一样,没有什么办法能完全避免作弊,但是你可以设置很多门槛,使得作弊困难,或者是使其得不偿失,这可以让此类事件的发生,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。

多年前,我刚来美国,在入学的新生培训上,学校警官关于预防犯罪的一席话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他说造成犯罪一般有三个因素,一是犯罪者的动机,一是犯罪者的行为,一是犯罪的条件。该警官称,我们每个人为了保护自己,都应尽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畴内,改变以上要素,以降低身陷危险的可能。如果一个美女衣着暴露,言语轻佻,就可能增加对方的犯罪动机。如果独自出门,在不安全的地方出没,会增加对方的犯罪条件。如果喝醉了酒,毫无防范之力,你就可能增加潜在犯罪者的行为能力。

我认识一些枪支文化的支持者,他们称管制枪支没有用。他们认为,真想犯罪的人,怎么着都会找到办法。比如你想吸毒,你会千方百计去找毒品。他们如果知道马加爵事件,肯定会说:没有枪支人家会去买大铁锤。蓄谋已久的情形自然是有,但不要忘记,也有很多人是游走在犯罪与不犯罪的边缘。犯罪与否,取决于一念之差。过了适当时机,什么事情可能都没有了。如果在外部条件上制造困难,使得他们的行为受到影响,会大大降低犯罪的可能。相反,假如一个人家里到处都是毒品,难保有一天就会沾上。

诚然,使得潜在犯罪分子放下武器的“攻心”的工作一直需要做。如美国枪支文化支持者说的那样,应对青少年下功夫,对其家长下功夫,形成各种干预方案,从内部改变可能会犯罪的青少年。但枪支的严格审批和对使用的限制也很有必要。 改变人们内部动机的工作要做,枪支管制这种立竿见影的工作也要做,如此标本兼治,同类事件一定会减少。

南方都市报2012年7月23日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