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上海一家报纸问到我一些关于美国看病和医改的问题,我回答得很详细,但是采访文章中只用到一点点,所以另发在这里。

问:你的家庭平时看病是在那类医院?在上海,看病会根据地域或者病情去选择医院,在美国,是否也是如此,还是在固定医院治疗?看病的流程是怎样的?

在美国看病,一般是找家庭医生,不同的保险公司会有不同的家庭医生网络。比如有的家庭医生接受A保险,但是不接受B保险,你得根据自己的保险,从保险公司的网站上,找到接受该保险的医生,然后跟医生联络,看他接受不接受新的病人。医生的诊所,有的是他私人的,有的是几个医生合伙的,有的是挂靠在医院下面的,这些本身并无优劣之分,全看个人选择。 

一般诊所都有简单的诊疗设备,如果缺乏的,他会推荐你去别的地方接受检查。找到一个家庭医生后,相应就比较固定。这个家庭医生可以是你全家的医生,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全家的具体状况,分别找不同的医生。比如家里有孩子的,你可以让孩子专门去看儿科医生,家里有待产者的,可以专门去找妇科医生,免得到时候再转,徒增费用和时间。 

在美国看病,常见的便利,或者说美国医疗的有点在哪里?能否举一两个例子?

常见的优点是医生和病人基本上是客户关系,他们对病人都很客气,因为不好的话,大家随时可以用脚投票,更换家庭医生。因此,去看病的时候,各种工作人员也都很客气,就医环境非常好。候诊室里有杂志有电视有儿童玩的地方,这些方面都很吸引人。另外,每个病人看病的时候,都会进入一个小小房间,都是封闭的,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。

另外一个好处是医生不会乱开药,因为医药是分开的。你买药的时候,是去药房买的,而药房挂靠在一些商店下面(如沃尔玛, CVS, Walgreen),所以基本上说,医生给你多开药对他一点好处没有,吃错药了他倒是有责任,所以一般情况下来说,你不会吃到你不需要的药。医生赚钱,是靠你去看病赚钱,他的”挂号费“很贵。这一点非常合理,我知道国内是医药不分,这中间猫腻就太多了,我不明白分开的阻力怎么会这么大。

第三个好处,是保险理赔的时候,是医院找保险公司,保险公司赔付不完的,才发账单给病人,这比病人自己去报销既方便也合理得多。

第四个好处,是医生也会教你一些保健常识,比如你关节疼痛,医生会让你去锻炼,你牙齿不好,他教你如何用牙线,如何饭后漱口,而不完全是吃药解决,他希望在生活方式上让你改变。这种医患关系更全面一些,他负责的是你的健康,而医药不过是其中一个部分而已,所以医疗的英文有medical care, health care说法, 其中关爱保护(care)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即便这样的关爱是昂贵的。

以你的经历来看,普通人在美国看病,常见的问题是什么?能否举一两个例子?

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费用,美国看病实在太昂贵。你只要去看医生,管你是即将丧命,还是医生跟你说声How are you? 然后开个药让你走人,你都得付出高昂诊费给医生。有一次我脖子痛,医生随便看了一下,然后问问我的职业,我还跟他聊了聊小说,他居然收我150. 我们有一朋友,出了一车祸,人没伤,但是医院给他全身检查了一遍,他也没多想就让检查,结果拿到了九千多块钱账单。在美国没保险,有时候生一次病,就能害得人倾家荡产。详见我以前写的一文章:〈http://berlinfang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11667071620100953334198/〉我还听说国内有老年人过来,后来手不小心割伤,又没有保险,但又不能不看,结果看掉上万块,最后人走了,儿女因为是签了字的账单责任人,一直跟在后面支付医疗费苦不堪言。这种”恐怖故事“我们听过很多。

另外一个问题是,大部分医生去看得预约,你还不能有病马上就能看,因为你的医生或许今天没空。有时候一些病的预约日期,拖个几星期都是常事。如果有急诊,那要去急诊室,而在急诊室里,除非性命攸关,否则在那边等上几个小时是常事。这中间总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这样的效率是不对的。

当然,美国医护人员还总是说不够,尽管做医生做护士待遇都不错。我也不知道市场那看不见的手都干嘛去了。

美国医生也对技术依赖过多,什么问题哪怕能用中国式望闻问切解决的,他却为了避免误诊,让你去检查这检查那的。很多病人抱怨这些检查是不必要的。

另外一个不合理的地方,是牙医和眼睛得另外上保险。牙医很贵,拔牙我们这里都是240一颗。而牙医保险还特别恶劣,你刚上保险后,还有个等候期(waiting period),比如你想做一个治疗,你今年没有买保险,明年2011年买牙科保险,那么你满满交了一年了,到2012年的时候,你才可以去“享受”能被保险的治疗,而保险通常也根据病情,支付50%-80%而已,而且一年保险公司的总支付额不得超过1500元。超过了那对不起,你自己支付。很多美国人没办法,要看牙病了,有的去瑞典,有点去加拿大。甚至我还看到了一种旅游品种,专门是让人去看牙的旅游。让病人到诸如墨西哥等地,接受比较便宜的治疗,反正美国人那美国护照可以到处跑,没有签证这些麻烦。我建议中国的牙医,可开展这种对外的治疗,这也是一大商机。

你家每年在医疗上的花费约是多少美元?约占家庭年开支的百分之几?

这个很难说,如果我们平平安安不生病,那么基本上就是每个月交的三四百的保险费。一旦生病,那么你得交门诊费(co-pay),我们这里是30块,但医生总要收他相应的诊费的(比如150),余下的部分120块,有部分是保险公司出,也有可能不是保险公司出,这要看单位给你上的是什么保险。像我现在的保险,每年每个人看病的500块钱之内,全家2000块之内,是自己支付的。过了这个界限,保险公司才肯支付,换言之,如果我们看病在2000块之内,还是自己掏腰包。对于一般健康的人,保险公司这保险费是白赚的。 

我看到一些资料说,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常常从中国带药到美国,除了药价昂贵之外,还有其他原因么?你家庭常用的药物有哪些?你有没有从国内带这些药物去美国使用的习惯?

一些常见的小病,你如果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,用什么药可以解决,当然是自己从国内带药来吃比较好。因为医生跟你收钱,赚的是他的知识这个钱,你如果知道这都已经是怎么回事了,比如感冒什么的,你送上门去给他赚这个钱完全没有必要。最后他也不过给你开感冒药之类,甚至什么药也不开,让你回家休息。当然,大部分病人不是医生,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状况是怎么回事,所以看医生图的是个放心。

另外,美国的药物也比较昂贵,这也是大家从国内带一些常见药的一些原因。 

另外,中美的医疗思维差别很大,比如中国人牙痛,可能觉得是上火,吃点消炎药就好。可是美国没有”上火“一说,他有他一套的医疗语汇,你得用美国相应方式去治。很多中国人刚过来,观念上不适应,比如小孩发烧,美国医生可能不让你去吃药退烧。他们认为这是身体和病毒斗争,胜了你抵抗力就强了。他会建议你用非医药方式解决,比如洗温水澡降温,而不是一病就吃药。这方面我已经渐渐适应美国式的解决方法。 

二、美国医疗体系

你家庭中,你和你的妻子都有医疗保险么?你的两个子女是否属于政府支付的联邦医疗保险?这一保险可以涵盖小孩子所有的医疗费用么?

我们都是通过我所在的单位买的医疗保险,是单位和我自己掏钱,各出一半,坏的地方是单位用什么保险我就得跟着买什么保险,哪怕这个保险不好。好的地方是,这样的保险是可以顾得着全家的,当然包括小孩。 

你家庭采用什么医疗保险(因为美国医疗保险非常复杂,请稍微解释一下你参加的保险,比如怎样赔付、是否可以避税)?我以前看到《半价医生》里,有Co-pay之说,这是怎样一种制度?

我们用的叫一种”联合医疗“的保险,每个月固定支付保险费(三四百左右)。如果去看病,比如脖子痛,医生给你看,收你150块,你当场必须交30块(Co-pay), 余下还有120, 医院工作人员会提交给保险公司,保险公司看到,说此人今年自己支付的部分500块还没有开始,那么会让我自己支付。这时候医院会邮寄一账单过来,说你必须支付多少多少。我个人的医疗费每年自己掏腰包支付完500后,或者是全家付完2000后,保险公司便会承担大部分。具体承担多少我也没有搞清,确实比较复杂,只有遇到问题才知道。 

你说的避税,是提前拿出来作为医疗专款的费用,比如假如我知道今年要去做某个治疗,需要2000元,我可以在年初设立这种帐户,用这帐户支付,这部分工资收入免税。另外,报税的时候也是可以另外用一部分来抵税的,但是我们目前都还健康,医疗费用不算太高,所以还不知道怎么去抵税。 



你购买的医疗保险,工作单位支付多少比例,你个人支付多少比例?一般单位会按什么原则给员工购买保险? 

各付一半,大部分单位是必须让员工买保险的。 

你有没有接触过医疗保险经纪人?他们一般提供哪些服务,收取多少费用?私人医生在美国是否属于普通民众可以使用的? 

我们由于是通过单位统筹买保险,保险经纪人我们接触不到,他们和人事部门接触的。平时理赔我们也见不到保险公司,是医院去管这些的。我们作为病人只会收到需要我们付的账单。 

是的,普通民众一般都有”私人医生“,不过这这是一个说法而已,是家庭为了便利(比如同一个医生会熟知你的病史)和保险公司的管理,专门去看同一个医生而已,不是什么高干才有的特权。 



三、美国医改的感想

就你所知,奥巴马医疗改革目前对普通民众——比如你的家庭——的医疗模式会产生哪些影响?你是否认可这些影响?

奥巴马的医改暂时对我们没有直接影响。我们不在直接受惠的人群里面。我们通过单位买过了保险。奥巴马改革影响最大的是没有保险的人。我想这是好事,让更多人得病了可以去就医。 

你是否支持奥巴马的医疗改革?奥氏的改革也遭遇不少阻碍,比如共和党、保守派团体、大型保险公司和一些医疗卫生行业组织。据说,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会播放广告,抨击奥巴马的医疗改革,你看过这些广告么?看过之后,是否对奥巴马的政策有所改观?

我没有看到这些广告,但是我知道这些团体一定会反对。比如医改禁止保险公司因为身体状况原因,不让一些人投保。保险公司当然不乐意,他们巴不得都是健康的人投保,每年收保费,最好一分钱不要付。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优越性—— 对于资本家来说。 

在这种制度下,保险公司可以因为某人”先前有的疾病“(pre-existing condition),拒绝某人买保险,说你这是占这个系统的便宜,健康的时候不让他们赚钱,病了就想到让他们来赔了。这个说辞不是完全没有道理,但是不合理的成分更多。放大了看,在系统之内,是有很多健康的人一直在支付保费,难道都必须转化成利润和高管的薪资才合理?而将有病的人拒之门外?这是说不过去的。奥巴马愤怒的也是这一点。人出于本性都是贪婪的,保险公司的人也不例外,你任由市场手段来解决,他自然会将有病的人拒之门外,所以国家的适度干预是必要的。 

更大的改革,是将先前没有医保的人,强制纳入医保,不投保罚款。之所以这么做,是要转移一些不必要的社会负担。因为有的人没有保险,小病不看,变成了大病,最后又付不起,最后是家人或者社会承担这个负担。让任何人都有保险,有病了及时去看,及时得到医治,把社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来看,未必是增加开支,或许避免资源浪费的效果更大一些。 

低收入者提供Medicaid (免费医保),这方面的间接影响最大,而且影响的深远也是史无前例的。确实,在一定程度上,这是削富济贫。富人给穷人的看病埋单。保守派势力从意识形态上说,这是要走向社会主义道路。 

从实际利益上说,低收入享受免费医保的人,就医产生的巨大费用,最终都由纳税人承担。这个道理不假,但是我看过医改相关材料,说奥巴马是给高收入者加税,以覆盖这部分费用,不是所有人都加税。相反,中低收入家庭会享受一些医疗费用的补贴。和瑞典等高福利高税收国家相比,奥巴马的医改举措并不极端。医改法案也做过很多妥协,大打了折扣。 

适度让家庭收入高于25万的家庭,多掏一点,给收入都不到2万三万的家庭提供一个机会,对于前者,其实是九牛一毛,对于后者,或许是雪中送炭,这有什么不好呢?保守派经常说这样就不鼓励低收入家庭上进了,因为大家反正都有国家管着。我想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。我在报上看到过一则漫画,改革之后,几个肥胖的美国人又跑去吃垃圾食物了,“反正大家都有保险了。”意思是说,得病怕什么呢?反正有国家管着。这种漫画反映了很多改革反对者的思维。不过这种担忧不完全合理。谁真的愿意生病呢,哪怕看病一分钱不花?如果国家埋单,让一个人肚子痛得满地打滚,我想谁都不会干。要知道,健康的好处大于金钱的收益。 

另外,没钱就别买保险,别生病,这背后的冷漠无情让人寒心。社会是复杂的,有的人受穷,也不完全是他(她)个人的原因。有些人富裕,也不完全能归因于他个人的能干。任何体系中,总有一些系统的不合理性,造成一些不公,适当调节,尤其是在就医这些方面,如此做些调节,真的不过分。 

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希望降低医疗价格,并扩大医保覆盖面。理论上来说,普通民众是这个改革的受益面,从你和你周围的同事、以及朋友来看,对这次改革的反馈是否积极?即便支持,对这一改革的前景是否乐观?原因?

我所在得州俄克拉荷马,是属于一个“红州”,2008大选的时候,全州77个郡,奥巴马一城未得,颗粒无收,足见其保守势力之强。显然,民众是有很多反对这样的改革的,我天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嘲笑医保改革,嘲笑奥巴马的评论和漫画。不过美国好在是一个多元的国家,即便在这个“红州”,在这个被称为”圣经带上的扣子”(buckle of the Bible belt)的地方,也还是有不少人支持改革的,在我们学校的礼拜中,在校报的学生评论上,你都能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。没有人压迫这些不同的声音出来。反对的人可以反对,支持的人可以支持,最终大家按照法定程序往下走,最后该怎样怎样。成了法律,那么所有人就得遵守,依法办事。 

有一些担忧是合理的,比如保险公司会转嫁成本,提高所有人保额。不过到时候我想应该会有别的方法,或许负面影响也没有部分媒体渲染的那么大。或许到时候可以向收拾信用卡公司那样收拾乱涨价的保险公司。 

但是有的反对是因人非事。因为奥巴马的”左倾“,而反对他从事的改革。其实医改绝对是必要的,因为现有的体系非常低效、昂贵,包括保守派势力在内,大家都觉得要改。大家的分歧不是”要不要改“,而是”怎么改“。在改革的征途当中,各派磋商,妥协,修改,最终经过马拉松式的政治过程,让法案通过。其间奥巴马也都征求过各方意见,甚至呼吁共和党提出自己的医改方案,谁合理听谁的。不错,这是他个人宠爱的一个改革项目,但改革不进行,负面影响是大家一起承担的。 

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看,适度的“均贫富”也并非完全不合理。保守势力中也有人援引《使徒行传》中的记载,说明适度的均贫富并不违背圣经教导,甚至是圣经支持的。圣经并没有说必须让”市场看不见的手“来操控医保行业。美国的保守派真要保守得按照圣经教导来办事,反倒问题会好办了。 

我自己支持这样的改革。毕竟我们来自于另外一个体系,有比较,所以更容易看出现有医改体系不合理的地方,也能看出其长处。 

另外,我很欣赏从改革本身这个过程,敬佩“变革总统”奥巴马的魄力,也佩服女强人、议长佩洛西在立法体系内软磨硬泡,硬是将这个诸多人反对的改革推进下去的功夫。在中国,一些明显不合理的体制改起来实在太难,往往是通过革命才能实现。如鲁迅先生所言,搬张桌子都要流血都要革命才行。户口制度改革有阻力,医疗制度改革有阻力,教育改革有阻力,可是最终我们就被阻力阻挡住了,裹足不前。或是改的过程过于随机化,不透明,最终发现不合理,被后任推倒重来,成为一种”折腾“。 

美国医改,距离奥巴马上台,才一年多时间。我个人觉得他这人是有魄力也有远见的。他说他哪怕背负骂名,哪怕只做一任,也要把这改革推下去,”我不是第一个推动医改的总统,但我会是最后一个。“ 

世间多少政客,不过是要为官一任,稳定即无事,无过便是功,该解决的问题,烫手的山芋,一个个交给下一任解决。”我今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“最终就如同小病不去治,最终病入膏肓,终成大祸。 

奥巴马已经签署了医改法案,不过我目前所看到的中文资料上,只谈及2014年之前,美国要实现改革的一个目标:强制医保普及。但我看不到这一法案如何实施的细节,我想知道,新法案对现有医疗体系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么?措施已经在执行了么?还是说,要等到1-2年,普通患者才会发现,自己已经身在新体系之中?

有一些立即生效,有一些会分步实施。比如无保险者获得保险,开始的日期是2014年。具体请看:http://www.cbsnews.com/stories/2010/02/23/politics/main6234751.shtml 

在这次医疗改革中,医院、医疗企业、医生是否是反对派?在这次改革中,他们无法获得任何利益?

个人认为医院会受惠,美国医疗协会主席Dr James Rohack说改革扩大了医保范围,鼓励“预防性医疗”,应该说就医的人更多,他说改革对医生病人都有利。另外,3200万没有保险的人被纳入医保,看病的人应该更多才是,医生的生意会更多。另外,由于medicaid范围扩大,政府埋单,医院就不用为了看病之后被人赖账、或是一再去追债这些麻烦。不过建议问一些在美国当医生的中国人,他们的视角可能又有所不同。比如我也私下听说一些医生说他们追求的是一些“高质量”的病人,我想应该是指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经济回报的病人吧,比如能经常来看,另外收费又不发生困难的病人,如果是这样,那么那些使用政府医保的人,未必是他们追求的“客户”。 

奥巴马医疗改革的一个目的是降低医疗成本,不过,很多资料显示,这一目标障碍重重。因为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,而奥巴马接手的白宫赤字较大,奥氏的一个办法是向富人征税,调节资源分配,不过,这个办法必定遭到富人阶层的反对,而医疗改革本身还会遭到医疗企业、医院、医生的反对,加上原本持相左意见的共和党人,我很怀疑这个改革愿景如何具体地执行下去?毕竟奥巴马还有选举压力。

压力和阻力肯定是有的,不过最难过的一关已经过去了,是医保改革方案的通过。既然是以法律形式通过,除非你说是违反宪法,否则就是反对也得执行。不过我知道有一些州现在在酝酿从改革中“豁免”,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。 

富人阶层当然会反对,但私下的抱怨是无用的,反对要想有所奏效,你也只能通过法律程序去影响现有的立法,如上述的追求“豁免”医改举措,这种反对是比较被动的,奥巴马现在是主动的一方。 

在国内,我也看到这样一种说法,除了采取征税的方式外,美国政府还有可能将改革的成本转嫁给中国,比如迫使人民币增值,提高贸易保护等。我不知道,在美国是否的确有这种呼声,奥巴马政府是否的确把这视作一种获得改革资金的手段?

总体来讲,美国人思维和中国人不大一样,我们中国人常看到万事万物的相互关联,比如医疗和预算和贸易,我接触的大部分美国人,喜欢一件事一件事地看问题,不将其搅到一起。至少在我的了解当中,没有听说过改革成本通过医疗等手段转嫁给中国一说。一般来说,辩论各方都将其视作国内的议题,是国内财富的再分配的一个过程。至于国内财富到底怎么来,可不可以通过汇率转移,这是另外一个话题。我知道国内有本书,叫“货币战争”,就是用“阴谋论”的视角,讨论这种财富的转移,但是我知道,即便再中国国内,学界也对这一思维存有很大争议。不过此说有无合理性?说实在的我并不是很清楚。这个经济学家更清楚。 

只有在涉及到贸易争论的时候,它才会讨论起中国汇率这些。我自己没有听说过将汇率和医改联系在一起的说法。如果大部分人暗下认为能够转嫁成本,医改是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和抵触的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