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图片说明:准备清扫骚乱后街道的志愿者,左边女子T恤衫上的字样为:“打劫者是人渣”(Looters are scum.)。图片来自:UK Rioters Lack Morality

英国的青年骚乱持续了数日,在英国造成了巨大破坏,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。由于时间上和美国债务危机、欧洲潜在债务危机和持续已久的经济萧条相合,很多人试图从政治经济角度解读这次骚乱,认为可能是欧洲经济萧条、英国财富不均和社会不公引起了这次骚乱。《新京报》上学者陈冰指出,此次骚乱积怨已久,比如英国联合政府脱离了底层群众、外来移民教育不受重视、社区教育不被重视等。(2011年8月10日《新京报》)这些分析不无道理,不过又是一种“火药桶”理论,仿佛这次骚乱早就万事俱备,只欠黑人青年之死这样的导火索式事件,换言之,这是“大环境”的问题。

和这种必然性思维有所不同的是,英国执政当局、警方很多认为这些年轻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抗议对象,出了这种骚乱,虽然政府有问题,但更多是“家长管教”和“价值观”之类的个体问题。确实,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就会产生骚乱,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”,那么世界上很多地方今天就该是战场。另外,我们也可以借助于这些宏观的要素,相对准确地判断哪些地方会出乱子。但现实当中,很少有人能这么未卜先知。大部分的分析皆属事后诸葛亮。造就一个事件,有外部也有内在的各方面原因。更值得我们去反思的,或许是每一个个体的内在原因,如个人所受教育,所在群体的价值观,人内在的自由选择等。人性之复杂,人在好坏之间的选择,有时候是一个很微妙也很偶然的过程。个体在一个事件中的选择,有时候并不一定和大环境有多少关系。人的这种能动性,蕴含着社会改良的希望,也潜藏着问题的祸根。

不知其他地方如何,在美国这边,舆论很少有人支持这些骚乱者。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甚至专访了来自骚乱发起地托特纳姆的议员戴维·莱 梅( David Lammy),让英国政界人士借此发声。莱梅回忆,八十年代也曾经发生过骚乱,当时黑人和英国警方之间有尖锐的种族矛盾,警方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。他说如今的这些骚乱群众根本不是针对这种社会不公,针对种族歧视的警察,而是这些人和自己的社区过不去。他们放火焚烧人的屋子,破坏一些小生意人的商铺、邮局。他质问:“对于发生的事件,恐怕我们将要面对一些深层问题:为什么某个群体的年轻人的价值观,让其能去坦然偷窃、抢劫自己所在社区,甚至危及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?…他们的父母干什么去了?他们的父母在哪里?为什么让这些年轻人在街上?”在《每日邮报》的一则相关报道上我看到,此次骚乱中有两个双胞胎兄弟被捕,其母亲称她以为孩子是去健身房去了。

美国公共广播电台主持人问这次骚乱的政治意义在哪里?莱梅拒绝将此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。他说他自己是贫寒家庭出身,是一孤儿,对弱势群体的处境再熟悉不过,但他警告政治家千万要谨慎,虽然经济萧条这个社会背景委实存在,政府的管理确实也有不当之处,但千万不可以其 “借口”,为一些无法无天行为开脱。

或许事件的起因一开始可追溯到社会环境,可是后来事情变质,这就渐渐是个体选择的问题了。这些年轻人开始焚烧民居、理发店、店铺甚至图书馆,其行为已经不能为社会容忍。退一万步讲,即便遇到这样社会不公可以报复,那冤有头债有主,得拿出相应的诉求去抗议。这种盲目的骚乱、破坏和抢劫,则在短短时间内,让原属弱势群体的骚乱者失去民意支持。和骚乱年轻人通过黑莓手机“串联”相映成趣的是,一些市民也同样用手机给骚乱者拍照,留下证据。市民甚至组织起来,自发保护各自社区不受乱民焚烧抢劫。可见遇到这种大规模“群体事件”,根本没有必要去隐瞒,用一句被一些政治家淡忘的古话来说: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”,你将信息透明、公开,群众在考虑到自己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,是不难作出理智判断的。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群众的思路开阔了,同样一个事件,事实会迅速传播开来,多种解读也会相继出现,群众的判断力日渐提高。在国内,即便在弱势群体通常会受支持的新浪微博上,舆论也大部分倾向于反对骚乱暴民。有网友在微博上感慨,弱势未必就代表社会正义。

由于舆论的走向相当清晰,是非曲直很易判断,事件中骚乱者罕有同情者,这也让英国政客可以相对自由地调集各种力量,让骚乱局面得到控制。英国首相喀麦隆谴责这些年轻人的做法纯属无法无天,他发誓采取必要手段制止骚乱,并宣称要不顾什么虚伪的“人权顾虑”,要收集所有骚乱者的照片,决不姑息。当名正的时候,何愁言之不顺?聪明的政客,会顺势而为,把开放的舆论环境,当成自己的力量。反之,你若逆流而动,那对不起,你会迅速成为替罪羊,要去代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 “大环境”去受过了。

《南方都市报》2011年8月11日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