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这几天南科大四面楚歌 —— 南方的《南方周末》发出三教授的文章,指责朱清时教授的办学之风。文科的徐晋如,也开始指责起朱清时教授人文素养不足。接着,北方的三联,也发出了《南科大,红灯停》一文。本人挺南科大的言论,投出去发不出去。背后的奥妙,不用多说。坏就坏在南科大的学生没有参加高考,可能是过了红线。我并不反对考试本身,但是高考只是检测一个人能力、学力、潜力的诸多手段之一,如有别的办法能去检测一个人,且一个学校可以去执行,不妨作一试点去尝试,不值得视这样的挑战如洪水猛兽。

方可成老师的微博中称,“我们需要一个参照系,和北大清华比一比,和中科大少年班比一比,和港科大比一比,和加州理工比一比,和南科大自己的愿景比一比。”此事我想到的一个问题是,为什么不去和学生自己的需求、盼望、学力比一比?

假如把这45个人交给你,你可以不去考虑中外任何教育传统,可以放手一搏去教,你会去怎么教呢?我不相信谁能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。教育的对象是人,其复杂也正在这里。我劝大家警惕那些号称掌握了教育规律、动辄发话要“厘清真误”的人。一知半解最危险。

创办这样的一个学校,未来管理这样的学校,都会关系到不同的利益人。社会各方的期待虽有重合,但差异也有很多。深圳市政府想建设“世界一流的大学”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,朱清时教授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,民众希望借此实现教改的突破,学生希望借此获得教育与发展,教师希望追求教研的梦想。

哈佛大学教育教授卡罗尔·维思(Carol Weiss)认为,大部分教育项目,都存在三个 “I”:意识形态(ideology)、利益(interest)、信息(information)。三者并不总是协调统一。各相关人的意识形态诉求、利益出发点、和信息的掌握情况都不对称。比如有些时候,决策人为了掩饰意识形态和利益之间的矛盾,就在信息上做文章,左右人们的思维。项目负责人得在各方之间游弋,在合适的时候,用合适的结论去说服他们,得去磨,得在不断的交互中,把要传达的信息传达出去,把要争取的支持拿回来。 在南科大一事上,一个极大的反讽,是一个领导者必须用“政治”的手段结束学校的行政化。这里说的政治(politics), 或许译作“妥协协商”更合适一些。

此次争议涉及的关系,不止是朱清时和教授们之间的关系。在用人上,我觉得朱清时教授或深圳市政府看人走眼。他们应该去找真正懂得高教系统设计的咨询专家,比如我过去的老师Romi这种满世界“种植”学校的专家,或是学教育管理(Educational leadership)、学科设计( curriculum deisgn)的人,帮他设立制度,而不是三个学科带头人。

从另外一方面去想,我又觉得在中国环境下解决教育改革的问题,需要一些想人之未想,一切归零,重新想象教育。而今,全世界都在讨论大学该办成什么样子,美国也动辄出现The end of university as you know it 这样的讨论,未来的大学究竟该怎样?还要不要继续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模式?南科大能不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呢?很希望如此。需要朱教授和深圳市政府去思考的问题是:南科大是要变作山寨版的港科大么?还是要在中国的问题面前另有突破?福特当年说过一句话,我都要听这些客户的,那就应该设计出一匹更快的马,而不会造出汽车。

  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