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古话说得好: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世上有两种人,一种在进步,一种在退步。处于中间状态而原地踏步几无可能。在资讯发达到触手可及的年代,你有没有注意到:有的人视野越来越开阔,有的人越来越退步。即便我们的环境和条件一模一样,成长的是同样的家庭,上的是同样的学校,去的是同样的单位,甚至睡的是同一张床,可最终境界判若天壤。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?

 

首先,读书和不读书会造成巨大差别。读书给人的思维提供了工具。读书可消遣,可扮酷,都没问题,但最终读书是用来滋养心智的。书里的思维模型和方法,真正消化了,能让人有组织有纪律地定义问题,寻求解答。读书人能给每个问题一个清晰的名字。这会让解决方案牢靠得多。读书少甚至不读书的人,思维工具就那么三板斧。“当你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,你会把全世界看成钉子。”他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朝既有思路上套,看不出事物之间细微的差别,对事物性质定位错误,就接下来会在同样问题中转来转去,如同走夜路遇到鬼打墙。说到这里,请大家停下来看看左右的人,想想他们是不是这样?

 

人为什么除了“读万卷书”之外,也要“行万里路”?行路人走出自己的圈子,接触更多的人和事。人和人的交往也能给人带来信息、知识、见识、智慧。如今大家也行在信息时代的“万里路”。行路时我们在选择并塑造自己的朋友圈。我们都知道朋友圈能改变我们的视野,到底是怎么改变的?贵圈质量如何?让你长进吗?他们带来的信息质量如何?

 

最近重看《创新的扩散》一书,从中看到三个有趣的关键词:弱连接(wea links)、非人际(impersonal)、异质性(heteophily)。罗吉斯本来是用这些概念描述变革触媒和沟通网络的,但这些观念在我们接触新知时也基本通用。

 

弱连接理论来自美国著名社会学者格兰诺维特(Mark S. Granovetter)。他不仅是社会学领域的行家,也是社会经济学学者,甚至曾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热门人选。他所提出的“引爆点”(tipping point)理论,后经马尔科姆·格拉德威尔(Malcolm Gladwell)的《引爆点》(The Tipping Point)一书发扬光大,走入了寻常百姓家。格兰诺维特曾访谈282位波士顿郊区的求职人士,了解他们得到工作的渠道。研究发现,只有17%的人称自己通过亲朋好友找到了新的工作。大部分人的工作渠道来源是不怎么熟悉的人。格兰诺维特将信息来源,根据信息提供者和我们的亲疏程度,分别称为弱连接(weak links)和强连接(strong links)。强连接是和我们关系比较近的亲友。为什么亲友带给我们的信息反而是比较低质呢?关键的原因,是他们的信息圈和我们的信息圈重合度很高,他们知道的我们差不多也知道。他们不但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,还会因为对我们的了解,无形当中验证我们的各种成见,让已有思维固化,渐渐地,我们脑子变成枪子都打不进的花岗岩。

 

弱连接是指和我们关系不怎么紧密的人,包括一面之交,泛泛之交,甚至陌生人。他们往往是一座桥梁,让我们进入另外一个圈子。拙译《地之国》(Netherland)里,荷兰人汉斯·范·登·布鲁克,是一个银行界金领人士,生活在高大上的生活圈里,后来却通过板球,和下里巴人恰克·拉姆克森交上朋友,从此看到了另外一个“地之国”,一个他的阶层平时看不到的地下世界。这种故事,可能来自作者、律师出身的约瑟夫·奥尼尔的亲身经历。从写作角度来看,没有和恰克这种三教九流的人物的接触,他也不可能写出这本被奥巴马也热捧的小说来。

 

弱连接疗效更显著的现象,格兰诺维特总结为“弱连接优势” (Strength of  Weak Links)。这个理论在社会学圈子中广为人知,近年由于社交媒体的普遍使用,再度被人关注。

 

很多我们关注的人,添加的好友,往往是因过去某个机缘,比如在一起吃了一顿饭,大家互粉。过了一段时间,因某个言论或在某个热点问题上的立场,大家“果断取关”。宽容度低的人,听不得不同的声音,圈子缺乏必要的异质性。大家相互之间知根知底,有些话题不再提起,你好我好大家好,你是帅哥她是美女,圈子就成了围墙,把我们和真实世界隔离开,墙越来越高,最终我们跑不出去,成为坐井观天的青蛙。

 

圈子同质后,将包揽我们的信息来源。可是如弱连接理论所说的那样,亲朋好友的信息来源和我们类似。仰仗他们提供给的信息,往往也非高质量。甚至我们只是潜意识里希望有人验证自己的想法。罗吉斯在《创新的扩散》一书中介绍,高质量的信息来源并非来自人际交往,而是“非人际”渠道,包括图书馆资料和网络。一个人遇到问题,习惯性问家人问朋友圈,信息质量势必受局限。

 

非人际不是说人不能提供更好信息,而是熟悉的人往往都在自己身边,而最权威的信息来源不一定和我们在一起。除非圈中人碰巧是某领域权威,否则应寻求更权威的信息来源,而不应受制于让自己舒适的圈子。寻求外界权威信息来源时,找到权威本人往往代价最高,看书或者查询则更为高效,也更有可持续性。这就是为什么“非人际”的沟通渠道更有效的缘故。

 

依据这种弱连接、非人际、异质性理论,或许很多人清理朋友圈的姿势完全错误:是把看不惯的人给清理了。当然,我的圈子我做主,也不是不可以。但如此“任性”,可能导致圈子的过度同质化,继而降低接下来遭遇的信息的质量。那么怎么办?

 

首先得学会如何检索信息。遇到事,不要只问好像百事通的半瓶醋亲友,而要通过“非人际”渠道了解问题。说到查阅,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百度和谷歌。即便谷歌和百度这种笼统的搜索方法,搜索起来我们得到的结果还是不同的。有的人不会使用合适的关键词去搜索,半天找不到需要的信息,于是放弃了去问人。人的语言功底,在搜索的时候也能看出来。搜索引擎还不能取代人类的知识。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,搜索的词语我们都不知道,尤其是在外语环境下。

 

与此同时,得多学几种检索工具。比如想知道某个词语的用法,不要局限于谷歌百度,查语料库更好。想了解某个现象,去图书馆的数据库查阅更为权威的资料。图书馆的数据库,可以让我们把搜索范围锁定在学术期刊。学术期刊文章质量也有高低之分,但总体上要比朋友圈张三李四的说法或者转帖的热文严谨很多。

 

我们还要拒绝各种各样的推送,以免它们把我们推进“过滤泡沫”(filte rbubble)里。大数据能根据用户消费习惯,投其所好地给出图书、电影、朋友、产品、服务的推荐,最好对这种推荐有所戒备,否则你的信息来源是我们过去的自己,而不是未来可能的、更好的自己。

 

我们得蓄意保持自己圈子的多元化。清理要清理人品有问题的人,不一定要删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,保持一定的异质性。作为教育界人士,过去我参与很多教育圈,但后来发现能得到的启发并不多。反倒是一些其他圈子中的朋友,能和我们在思维上擦出火花。创意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杂乱和异质性。

 

最后,我们得和陌生人说话。陌生人的危险是存在的,但是被过度夸大。即便对孩子来说,“不和陌生人说话”也非上策,而应该教他们如何和陌生人说话,如果陌生人来找自己说话怎么办?成年人有时候也不和陌生人说话。我出去开会的时候,每次看到成百上千的人,可是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人,到了吃饭的时候常常呼朋唤友,非要凑在一起,就不怕审美疲劳啊?要想扩大自己的视野,就不要老找同事。邂逅不一样的人,更能冲击我们的思维。

文章原载于《南方都市报》(2018年04月02日)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