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在信息过载、知识过剩的时代,学习已经不是贪多求大的过程。人脑也存在认知负荷,在解决“怎么学”之前,学习者(尤其是年轻学习者)更为困惑的是:学什么?值不值得学?值得的话,学哪个方面?处在学习资源过剩时代,为什么有那么多囤积居奇的“干货综合症”?

 

《过剩时代的学习》告诉我们,学什么、不学什么当有所选择。常用的知识要学会放在大脑里面,另外一些知识应该放在世界上。训练学习思维、管理学习情绪、善用评价性测试、寻求终身学习之道……美国高校课程设计专家方柏林全面拆解过剩时代的学习。通过设计思维,减轻认知负荷,让学习不再焦虑!

 

过剩时代的学习

文 | 方柏林

 

我以前做过很多翻译,是个文学译者。大家可能看过我翻译的一些书,比如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河湾》,还有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。文学翻译是小众话题。这里,我想跟大家讲一讲人人都会关注的学习。我一路上跑过来,在火车上,飞机上,地铁里,轻轨上,甚至我们老家的小院子,我看到所有人都在学习。有时候我们看到小孩坐在院子里或胡同口学习,有时候我们看到年轻的职业者在火车上边看着iPad边记笔记。我就跟大家讲一讲“学习”这个概念。

 

我的职业是课程设计师(instructional designer)。这个职业三百六十行里面找不到,在美国人们也感觉陌生。我说自己是课程设计师的时候,大家一般都说,哦,很有意思。这说明他基本上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。课程设计师帮老师,老师最终的服务对象也是学生,说到底课程设计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。

 

我来自俄克拉荷马州,常刮龙卷风,我是灾区来的。俄克拉荷马地形平坦,在这里冷风和暖流汇聚,没有阻挡,于是形成龙卷风天气。弗里德曼写过一本书《世界是平的》。书中称,在很多领域,过去的障碍正被移除,世界越来越平。教育正是这么回事:以前我们有时间、空间对于学习的限制,技术等因素让教育的世界越来越平,平得像俄克拉荷马。

 

 

最近几年,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新观念在这个平的世界里火着。“虎妈”现象在美国吵了很多天。虎妈说小孩儿必须推才会去学习。英国教育者肯·罗宾逊则认为小孩必须培养内在动力,追随内心的激励。

 

美国学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讨论呢?美国的教育面临很多问题。例如,教育领域人们对体育过于重视,很多学校里教练工资比校长高。另外,美国是个富裕国家,有它的富裕病。比如小孩手头的电子设备太多,家里面有Wii、Xbox,有iPhone、iPod,他们在一起的时候,很多时间就花在这个上面了。还有一点,信息的充沛乃至过剩,冲击了过去教育的模式。

 

我们面临的过剩时代

 

刚到美国的时候,我要适应的东西很多,教育只是一个方面。最困难的是饮食。我们有首歌叫“洋装穿在身,我心依然是中国心”。其实不如说,我胃依然是中国胃。到美国之后,大家总是千方百计找中国东西吃。我去的不是洛杉矶、纽约这些地方,而是一些小地方。这里中国菜不正宗,很多中餐馆是自助餐形式。我们那时候做留学生很穷,一周巴不得等星期六的时候,去吃一顿中国的自助餐,还要提前做足准备:扩胸运动,吃健胃丸。饿得扶墙进去,撑得扶墙出来。想想看这对身体有什么好处?

 

今天学习也是这么回事。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。我以前学英语专业。学英文需要听外文的广播,比如说美国之音(VOA)。我老师那一代,美国之音被视为敌台,听“敌台”要省外办特批。我这一代就好多了,可以随便听美国之音,只要买一个短波收音机就可以。我们也有了新的选择,可以听VOA,也可以听BBC。可以学美国口音,英国口音,你要是想学个朝鲜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口音,也是可以的,我有个老师就学得惟妙惟肖。再到下面00后的、90后的这些人,选择更多,比如各种“播客”、“视频播客”,还有一种“客”叫慕课,有成千上万人收看。再有可汗学院(Khan Academy)那种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学习的短视频,我小孩非常喜欢这个。学习者还有很多视频网站平台可用。苹果、谷歌等很多商家也都千方百计要进入教育领域,希望分到教育的一块蛋糕。出版商会提供一些资源给老师使用,比如现成的视频、测验等。

 

 

现在资源是海量的,非常丰富。资源丰富,老师选择,也被人选择,学生期望在变化,老师角色也在变化。以前老师是站在舞台上的智者(sage on the stage)。现在学生资源丰富,学生可以调用其他资源,老师就成了边上的向导(guide on the side)。学生在其引导下,可自主选择很多东西。老师不仅传授知识,也在边上当向导,或是充当学习的脚手架。对学生来说,丰富的资源并不一定是好事。美国有一句话:如果给一个人绳子太多的话,搞不好他会把自己吊死。

 

很多人觉得现在中国教育很有问题,可大环境如此,大家怎么办?换环境能解决问题吗?有一句话:当你唯一的工具是钉锤的时候,你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。有时候大家会发现,有些问题其实不是钉子,是螺丝钉,钉锤解决不了。那怎么办呢?用螺丝刀。你把钉锤全部换成螺丝刀,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?用一种体系完全替代另外一种体系,就是把所有钉锤全部换成螺丝刀的思维。

 

在这个时代,国与国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,个人选择空间和能动性越来越大。即便换了大环境,我们也可能因为错误选择而不得要领。我们会置身于各种人造的气泡。在美国这个环境下,很多中国学生去了,仍集中在华人留学生和学者小圈子里。还有一种环境是海外中文学校。这类周末学校的设立本身是很好的事。爸爸妈妈把小孩送去学中文。可很多时候,小孩在学中文时,爸爸妈妈在一起攀比、切磋,然后回去各自压迫自己的孩子让其跟他人一样。这环境于是就成了虎妈集中营。怎么办?应该走出这个气泡,融入到其他群体中,并不时反省自己的教育。

 

选择自己的学习未来

 

在过剩时代我们怎么学习呢?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,就像吃自助餐一样,要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。别人喜欢小龙虾,你未必喜欢。学习是一种发现。爱因斯坦就说过这么一句话:每个人都是个天才,但如果你是一条鱼,而别人通过爬树来检验你的能力,你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是一条很蠢的鱼。鸭子、乌龟、猪,大家各有特长,干吗逼所有的都去跑步,都去飞翔?每个人都是独特的。怎样找到自己的独特?应该识别自己内心的召唤。我看过一部电影,叫《恋恋笔记本》(The Notebook),电影中的富家女被两个年轻人同时追求,她面临选择的困境,她的父母给了她一些建议。这或许可以启发大家识别自身需求。

 

有一句台词是“你需要什么?”。你不要看别人怎么说,也不要看周围,甚至不要看你的父母怎么去规划你的人生和职业选择。你首先应该想:自己的特长是什么?能力是什么?把它们结合起来,和其他资源汇聚。

 

你还要去想象二十年后、三十年后在做什么事情。我过去在管理培训和管理咨询行业做事,出国前在犹豫,是去学管理还是教育。我找一个老师咨询,他说这两个选择自身并无好坏。关键是你怎么憧憬未来的生活。二十年以后你希望忙忙碌碌挣钱?还是悠悠然然做事,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?我觉得自己是后一种人,于是学了教育。人应当想象未来的生活。生活需要想象力。

 

如果我们确实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可以看看周围其他的人,看看父辈那些人在做什么事情,可不可以让他们作为自己的参照系?我做教育技术,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五六十岁的人还在做,教育技术更迭过快,他们有时候跟得力不从心。我就想应该发展两个职业,一边做教育技术,等难以继续的时候,我还可以做我的翻译和写作。

 

 

还有一点是安全感。我们选择职业的时候,或者选择学习对象的时候,我们是要寻找安全感。我们希望职业和学习能给我们带来经济上、心理上的安全。但这种安全感,未必是周遭社会定义的安全感,而是你在这个职业里边,能不能够成为一个热门的人物。没有什么职业绝对是热门的,关键是看你怎么和这个职业去配合。

 

我们还要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。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,是把读书作为敲门砖。我们希望通过读书,然后上大学,然后一个关一个关去过。这种学习,是一种外在的动力驱动着我们。当我们进入成年以后,开始工作,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另一种形态。在这个资源过于丰盛的时代,我们应该尽量找到什么东西有内在的驱动力。是什么样的引擎,在拉着我们走?怎么样找到这种引擎?我们每个人自己,最终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(也称niche,是我们自在发挥的地方)。在本书中,我们也会谈到我们学习的内在动力。

 

学习也不是贪多求大的过程。我再说那个自助餐的话题,我们自助餐往往会吃多了,有的人吃撑了是扶着墙出来的,那是不知道他的能量、潜力有多大。我们的头脑也是这么一回事,人脑也存认知负荷问题。学什么、不学什么当有所选择。我们不要给自己太重的负荷,有的东西我们是不需要去学习的,是可以放在外面的。我有一个老师叫罗米斯佐夫斯基,是波兰人,他说人类的绩效问题其实并不完全都是技能的、知识的或者态度的问题,有的可能是环境的问题。比如说有的人事情做得比较好,反而得到了惩罚,那么在环境因素上就出现了问题,那么这种情况下,你学得再好,再用功,还是没有用的。有些东西涉及态度问题,我们或许有这个能力,但是我们不愿意去学它。态度问题不解决的话,还是学不进去。受他启发,我就觉得经常用的知识要学会了,放在大脑里面(knowledge in the head)。但是另外一些知识应该放在世界上(knowledge in the world)。二者很有差别。有些东西,一辈子只用一两次,为什么花一两年时间去学它?有些东西已经排除在外,不要去学,可通过绩效支持等手段来解决。

 

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

 

剩下的一些东西,我们必须学习。怎么去掌握这种学习?人的学习潜力很大。我在俄克拉荷马见到一位老者已经70多岁,还在学跆拳道。他一辈子拿了三个博士学位。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,他说他学习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打搅他,他把自己的时间封闭起来了,学习的时间就在做学习的事情,效率非常高。

 

 

 

提高学习效率:怎样让学习高效?我设计了一个公式:M = CE2,这是一个文科生能理解的相对论。这里的M指mastery,亦即我们要掌握的知识;C是指choice of content,我们选择要学习的东西;我们还要有有效的教育方法E(effective instruction)。有时候我们不能够左右老师,但是我们可以给老师提供反馈。另外一点,就是我们学习的时候,必须非常专注、精力非常旺盛。在这个过剩时代,有时候大家觉得学习反正就是网络上的学习,重要的事情完成之后再去学。很多时候,我们把一天的事情完成之后,已经精疲力竭了,那时候学习就是没有效果的,你还不如不学,不如去睡觉。

 

切分学习内容:学习内容庞杂,可能大家会有一种淹没感。过去,学习很多是预备式学习(just-in-case learning),学习是作为一种预备;现在,越来越多的学习是让我们去及时、刚好够的学习(just-in-time, just-enough learning)。我的工作包括不少教师培训。有时候让老师过来参加培训,来的人很少。老师有自己的事,要发文章,备课,回答学生提问,参加社区服务等。后来我们想方设法地把大的学习转化成小的学习,比如一两分钟的短视频。他们需要什么我就制作什么,基本上按苹果的教学视频模式来做。

 

不能忽视知识:另外,学习方法也很重要。我们有很多选择,但选择之后,我们还要用好的方法去学。我写了一本书,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《知识不是力量》。送给别人,尤其是送给小学老师时,大家都面露难色:什么叫知识不是力量,你这不是给我造反吗?其实我不是说知识没有用,而是说,我们仅仅有知识,不会使用、不会分析、不会应用,那还是没有用的。在任何学科中,我们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,虽然我们现在可以搜索很多东西,但是如果缺了基础知识,搜索都不知道怎么搜索。

 

多一些项目式学习:另外,我发现美国的学习有一个特点,就是说,很多学习是基于问题的,而不是基于识记。比如说我们学媒体设计的时候,老师就让我们设计个网站。设计网站逼迫你学习到很多知识,包括课本上有的和没有的。我当时在翻译一本小说,叫做《老谋深算》,其中提到生态养殖的话题。受其启发,我设计了个生态养猪的网站放在网上,之后就忘记了密码。很多人给我写信,求教我生态养猪的话题。我摇身成了生态养猪的专家,其实我懂的并不是很多。后来想方设法把密码找到,给删掉了。现在想想挺后悔的,我们做IT的,为什么不可以养猪呢?丁磊不就是这么干的吗?

 

学一点思维技能:去美国任何一个地方开会,他们都会提到审辩式思维(critical thinking,也译批判性思维)。过去人们的重点是在“批判”二字上。它实际上要求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,检验说法的前提、假设、背景。只有这么做才可以甄别真伪。还有一种很被强调的思维,是创意性思维。而那种背诵式、记忆式教育,在美国不被看重,被视为低端思维技能。到底如何应对这种技能,我们会在下文中再详述。

 

学一点横向管理技能:还有一个学习方法论也很重要,就是项目管理,可能很多专业都有学,它真是很管用。它教会你一种思维,把一个大的任务切分成小的任务,这样就可以把很难做的事情,变得容易起来。像中国古时候的大家族,选出来的当家人,既要打点上下,顾全各房各枝的人情面子,又要经营好家族产业,分派不同的门客幕僚打理方方面面的生意,思路方法跟现代MBA恐怕也是差不多。谁说知识不是力量?

 

学一点研究方法:要从事高等教育的话,不管做什么事情,我希望大家都学一点研究的方法、研究的知识。我当时学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,我就到图书馆去观察、去访察,人们有顾忌,不让我去观察。我就做“卧底”,推着我女儿去。我女儿去读书,总不会有人反对。我自己在那边观察,看图书馆怎么运作。这种研究技能很多场合都可以使用。包括我现在写专栏,很多话题我一点都不熟悉,比如说美国医疗状况、美国教科书采用的是什么。我都是用这个应用研究的方法去做的。

 

我们总希望把其他国家教育中的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搬到国内来,如芬兰、美国等。盲从于人家的奇技淫巧,只顾引进些噱头显然是不管用的。有个阿拉伯的商人到了美国开会,住在宾馆里面,宾馆里面的水龙头一拧水就出来很多。他很好奇。在沙漠里,他找水有时要找几天几夜。回阿拉伯的时候,就把宾馆里的水龙头卸走带了回去。水龙头装在沙漠里面,能拧出水来吗?

 

 

 

作者简介

方柏林,笔名南桥,教育学者,文学译者,专栏作家,现任美国Abilene Christian Univeristy大学课程设计总监,居住在德克萨斯州。先后为《中国日报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、WISE Ed Review等多家媒体撰写专栏。著有《知识不是力量》《星条旗下的茶叶蛋》《帕慕克们怎样读书》等,译有《喧哗与骚动》《河湾》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等。

 

内容简介

在信息过载、知识过剩的时代,学习已经不是贪多求大的过程,人脑也存在认知负荷。学什么、不学什么当有所选择。常用的知识要学会了放在大脑里面(knowledge in the head),另外一些知识应该放在世界上(knowledge in the world)。通过设计思维,将知识合理分布到头脑中和世界上,减轻认知负荷,远离“干货综合症”。美国高校课程设计专家方柏林从训练学习思维、管理学习情绪、善用评价性测试、寻求终身学习之道等方面全面拆解,让学习不再焦虑!

 

目录

致谢 / 1 

序言 / 3 

第一章  大脑电脑轮换使用 / 1 

第二章  训练学霸思维 / 41 

第三章  管理学习情绪 / 95 

第四章  开展高效练习 / 143 

第五章  以考试助力学习 / 183 

第六章  寻求终身教育 / 227 

参考资料 / 279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