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一群从事外国文学的教授聊天,说到各自起初的阅读体验。我以为大家家学渊源,从小博览群书,起步价就是《红与黑》。复旦大学一位张老师表示,她看的是她舅舅卖的童话故事、《活着》、《青春之歌》、《林海雪原》等。然后就是琼瑶和金庸。我们都是文化活化石,张老师是八十后,看这些书就不错了。我们六七十年代生人,选择更少。不怕大家笑话,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,是如今罕有人知晓的普通小说《特殊身份的警官》,而非世界名著。这么一说起来,一位现在美国大学的文学教授说他的“初恋”是《平格尔的奇遇》和《蔺铁头红旗不倒》。郑州大学的一位外语教授表示:“我中学时还读过《梁生宝买稻种》呢。”我在安徽师大遇到的一位英语水平极高的衡老师,说他当年的英语,是学毛选英译学的。大家不妨留言告知一下,自己当初读的是什么书。
 
我小时候在农村,周围没有图书馆和书店。县城有,但没有公共交通,小孩出去不方便,也不知道怎么办证借书。当然更没有如今的网络。那时候对于阅读材料,是逮到什么都是干柴遇烈火。我二哥也喜欢看书,工作后还订阅了《小说月报》之类,他看完我看,这让我颇有收获。父亲有时候给我一两毛钱,让我早晨去百货店买个麻饼当早饭。我有时候没买,去买了小人书。小朋友之间还互相交换小人书,各自在自己的书上写着“好借好还,再借不难。如有损坏,照价赔偿。”当然最终传着传着全丢了。
 
父亲看我们这么喜欢阅读,就给我们订阅了一份《语文报》,一份《英语学习》,这才缓解了些阅读材料来源问题。父亲并不懂英文,给我订的《英语学习》,是给英文程度比较高的人看的,而不是一个初一学生。我不知道,于是买来字典,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啃。看明白后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我由此想到,阅读不一定太过精准,非要找对层次,什么词汇量什么年级什么水平对应看什么书。学习者的大脑弹性很大的。我小姐姐小时喜欢画画,后设法买来《芥子园画卷》,估计也不知道是否合适。当时无人指导,她便自己临摹。靠这些早年的书籍打底,她自学成才,成了出色的婚纱礼服设计师,产品销往很多国家。
 
在美国,再小的地方也有公共图书馆,里面有大量的儿童读物。经常看到家长带孩子来,拎着一辆大包书回去。在有些公共图书馆,我还看到了“在上幼儿园之前看一千本书(绘本)”的说法,这无非是要孩子大量阅读,培养兴趣,最终量变到质变。欧美大部分家长都有睡前给孩子阅读的习惯。挪威电影《失踪顺序》(Kraftidioten)中,铲雪车司机尼尔斯为了给儿子复仇,绑架了黑帮首领的儿子。这娃临睡前说一定要读书,而“绑匪”尼尔斯既不看书,也不藏书,小孩缠不过,他就给他阅读铲雪车说明书哄孩子睡觉。我希望新生代家长们也要这样,睡觉前给孩子读读书,让他们在想象中进入梦乡。功利地说,这也是益智的做法。
 
我们小时候条件不够,营养不良,后来的知识结构显然是欠缺的,后来的人应该比我们条件好很多。上大学后,我的阅读视野就打开了。开始看尼采和叔本华,《围城》和《边城》,《小推销员之死》和《安提戈涅》,《呼啸山庄》和《简爱》等经典作品。读研究生之后,老师更是把名著当作业布置给我们读了。我后来的办公室长期在图书馆里,基本上想看什么书看什么书,图书馆没有的,他们会通过馆际互借,从别的地方调过来。记得有个老师跟我们说过:现在不读,以后你们有家庭有孩子,哪里有机会啃这些?果真。作为一个读者,回想起来,真是有时间的时候没书读,现在是有书读的时候没时间,要是重新调剂一下多好。还有,老师们也没有料到手机对我们时间的吞噬。
 
另外一种调剂,是有些地方有看不完的书,打折时论斤卖。可是在农村地区书籍还是少。小镇上新华书店都关了,没关的在卖教辅和励志经管类垃圾。平时让学生读些闲书也是教育。这样的教育资源也需均衡。读书人自己也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,比如把看过的有阅读价值的书漂流或捐赠出去,放在车站、校门口、农贸市场,写上“免费取阅”字样,给人去拿。书是让人看了长进,不是藏了显摆的。书如果有生命的话,它一定希望做很多人的朋友,而非做某一个人的奴隶。一辈子放书架上积灰,成白头宫女,对于书来说是最没有意思的。
 
当年的匮乏也并不都是坏事。如果一开始家人过于功利,只让我们看所谓有用的书,后来阅读兴趣是要打折的。作为策略来讲,“饥饿疗法”有可取处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从匮缺年代走过来的人,对阅读的选择,容易追求“饱足”。比如买书总喜欢买“货足量大”的那种,比如全套的四大名著、唐诗三百宋词三百等等。一些世界名著,超越了儿童的认知水平,可以往后放一放。选择一些看似内容单薄,实则新鲜有趣的小书,更能助益兴趣。对于全社会来说,这样也促进原创。孩子如果想读一些您觉得浅薄的绘本,就让其读好了。阅读你得预备着冒点小险,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,看点流行的书也没什么,不会比看铲雪车说明书更糟糕。等他们喜欢上了读书,再引导不迟。
 
我甚至都不觉得一开始读书,趣味性要胜过教育性。我儿子平时非常喜欢看书,但是这个暑假一本书看得愁眉苦脸,一拖再拖。一问到底怎么回事,说是学校布置的书Hidden Figures太乏味,简直是课本加点故事。他纯粹当成了任务看,据说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倒是不错。晚上我翻了翻,发觉果然如此。这是一本写黑人在NASA从事科学事业的书。可能学校觉得这样的书,“教育元素”一应俱全,对于学生激励比较强。例如学区有不少黑人学生,所以常选代表他们的作者或其他相关书籍。另外,小朋友热衷于体育。但未必喜欢数理化学科,所以选数理化方面的模范人物。我女儿上学的时候选的本·卡森的传记,也是这样考虑。但是教育这事,真是不能教育味太强,欲速则不达,毁掉小孩本有的阅读兴趣。如肯罗宾逊(Ken Robinson)说的那样,上学(schooling),有时候会败坏教育(education)呢。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