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电台里有一节目里说,电子书流行后,美国最畅销的电子书是言情小说。节目主持人笑曰,以前大家在地铁上捧着本言情小说看,都觉得不好意思,显得品味低俗,特丢人。现在好,捧着一个iPhone,或是一个Kindle看,谁知道你看的是吸血鬼系列还是托尔斯泰?

咱们中国电子书一旦流行,会带来什么改变呢? 估计改变会更大,因为咱们阅读圈子里,看母鸡的人多,看鸡蛋的人少,有时候母鸡很不好看,但是鸡蛋很好吃。有一些作者,由于种种原因,舆论上名声不大好,可是作品很好看。在我们这个喜欢因人废言的国度,在地铁上看他们的书,是需要神经相当粗大的,搞得不好,当场会被人用手机给发网上去。

那么一旦其作品变成了电子书,大家捧着一手机在看,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去看,不会再有人去管了。

因此,这种电子书可能会成为“闻起来臭,吃起来香”的臭豆腐式作者的救命稻草。

可是那个节目主持人也说,本来就看高深名著的人亏大了,比如你捧着一本《战争与和平》在手机里读,别人怎么知道你在读呢?那位主持人建议说,这样,你看着看着,突然大拍一下大腿,大叫一声:哎呀,托尔斯泰呀,你又来这个手法啦!

美国人对于精英阶层的冷嘲热讽向来是不遗余力的。

不过坦白地说,我还真试图用iPod阅读艰深名著:《尤里西斯》。那是去爱尔兰期间,我就要拜访小说中写到的炮楼了,可是我惭愧地发现,我并没有读过。好在这种名著,都有免费电子版,另外kindle也有免费下载,所以我给下载了,路上带着,在飞机上看。

不过我没有看完,毕竟用英文看费劲了一点。很多人抱怨译本,但是我觉得,除非译本实在太差,否则作为一个基本了解,还是去看中译本的好,这样更快一些。如果什么书都去看原著才叫看,我们这些译者岂不是白辛苦?一部小说就好比一个博物馆一样,给你的馈赠很多,偶尔看到一些有点瑕疵的文字,其实不应该影响我们在其它方面的收获。真正装腔作势的“文艺犯”,是小说别的营养吸收不到,就在几处文字上大作文章的人。

阅读的速度很重要,它关系到我们阅读的量和面。在美国读书的最大苦恼,就是无法及时获取中文图书。我有时候在豆瓣上看大家讨论各种新出的书我都很羡慕。当然这里大部分名著英译也都有,但是英文不是我的母语,我不可能读得那么快。这对于我们小孩就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。因为他们就是在这语境里长大的,习惯了。我不一样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最近就托朋友给我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卡拉吗佐夫兄弟》等书,当然不是为了拍大腿用的 ——  我们这个美国小镇更倒霉,地铁都没有,我拍大腿只能坐自己车里自拍,孤芳自赏,因此,我就是看希特勒《我的奋斗》都没有人管 —— 我买中文版,是想一睹为快,看起来容易一些。当然,如果是最后做研究,可以再去看原文。而这种俄文的原著,我也看不懂,所以英文也是译本,那还不如看中文了。

如果想省钱,原版书太贵,或是不好买,倒真是可以去Kindle 找原著看,很多名著现在都有免费版本。不需要买Kindle 阅读器,Kindle软件即可,该软件可免费下载。最近该软件已升级,遇到生词还可随时查字典,简直太方便了。

这么一来,我倒是觉得用手机读托尔斯泰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、福克纳、卡尔维诺更好了,你真在地铁里捧着这些书看,别人说你是附庸风雅故作清高,不知道你可能是真喜欢看,或者是你很倒霉,是你老师布置给你看的。可是如果你拿一手机看,别人问起来,你就说是在看郭敬明《小时代》好了,这样大家都清净。再逼急了,您就说是在看南桥的博客,这样总行了吧?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南桥

南桥

1248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安徽桐城人,现居美国,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翻译,曾译有《河湾》、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 、《老谋深算》、《万灵节》、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、《两个世界之间:赛珍珠传》、《另类的英雄:萨特传》 、《地之国》、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等。他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。 感谢大家来访。除特别说明外,博客文章均属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 与引用。如商业性网站或者平媒使用,请支付稿酬(联系地址berlinf@yahoo.com,或在文章后留言告知)。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