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真相时代如何甄别信息

2016年牛津字典评选出的年度词汇为“后真相”(post-truth)。互联网和移动通信,使得假冒伪劣信息的散布和传播成本降低。触犯了红线的诈骗、谣传和假消息,仅靠一阵风式的实名制和严打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:旧有的问题,常会以新的变种卷土重来。
更多的信息消费,是法律、道德、舆论三不管的愿打愿挨。谁上当谁被鄙视,谁叫你那么好骗?心灵鸡汤和思维可乐,软硬广告和变相促销,如信息渣滓一样存在着。它们若行之有效,生产...
2016年牛津字典评选出的年度词汇为“后真相”(post-truth)。互联网和移动通信,使得假冒伪劣信息的散布和传播成本降低。触犯了红线的诈骗、谣传和假消息,仅靠一阵风式的实名制和严打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:旧有的问题,常会以新的变种卷土重来。
更多的信息消费,是法律、道德、舆论三不管的愿打愿挨。谁上当谁被鄙视,谁叫你那么好骗?心灵鸡汤和思维可乐,软硬广告和变相促销,如信息渣滓一样存在着。它们若行之有效,生产...
在信息过载、知识过剩的时代,学习已经不是贪多求大的过程。人脑也存在认知负荷,在解决“怎么学”之前,学习者(尤其是年轻学习者)更为困惑的是:学什么?值不值得学?值得的话,学哪个方面?处在学习资源过剩时代,为什么有那么多囤积居奇的“干货综合症”?
《过剩时代的学习》告诉我们,学什么、不学什么当有所选择。常用的知识要学会放在大脑里面,另外一些知识应该放在世界上。训练学习思维、管理学习情绪、善用评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