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超速罚单
我来美国八年,从来没吃过超速罚单。
但是前日从Norman回来,在高速公路上,两个孩子在车后玩iPad, 腐败分子跟我讲话,讲着讲着,警察就跟上来了,说我超速,开一罚单。
今日下班,没从高速走,在本地公路上,路上没什么人,我脑子里在想着王安石和苏东坡的事情,和我刚写的一文章,想着想着,突然看到迎面一警车,我好像从梦里醒来了一般,暗下叫苦,Not again!
果然,那车一看到我,立刻从后面大转弯,跟了上来,又给了我一张...
开学了!今年F3同学上四年级,有了一门新课,西班牙语。
我说这好语种啊,在美国,由于墨西哥人太多,西班牙语很通行,一拿起电话,一般都英语按一,然后一串鸟语,大意是西班牙语请按二。这个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,很多保守人士称,应该说按一说英语,按二驱逐出境。还有的说按一说英语,否则请回墨西哥,然后去按二。有一曲反移民的歌,就叫Press One for English,建议各位朋友去听听,这是在Youtube上的,需要翻墙,不过想...
台湾如果出版社出版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繁体本后,我一直想要一本样书。从其网络上的宣传看,他们把书做得也很精美。如果说译林版做得比较清新典雅的话,台版的封面设计显得亲切而童真。
问译林姚燚老师,说版权部门已经与其联系,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寄给他们。
今日看到台湾一读者博客,方知有所耽搁,是因此书被回炉再造了。原来,台版的介绍中,把作者贝蒂·史密斯的生辰年月搞错了,说她生于1986年,死于1972年。也就是说,...
《南方周末》特约撰稿人魏一帆撰写了一篇报道(文章链接),写到了我曾在《南方都市报》上说过的一个现象,那就是租借白人充门面。魏一帆的困惑:这种租用老外,中国人骗中国人的事情,为什么一直没有被中国人发现?我想这类事情,不是中国人没有发现,而是大家忽悠来忽悠去,太多了,不足为奇,大家已经见多不怪。这种事情,需要“老外”才能撞破。就好比我跑到美国,看到美国社会的不合理处,美国人自己或许也已经麻木了一样。
...摄影:柏栎
《转吧,这伟大的世界》,作者科伦·麦凯恩,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
2010年6月底,我刚到爱尔兰的时候,在机场叫了辆出租车。司机是一位自称六十一岁的都柏林人,留着小胡子,模样让人想起演员、007的扮演者之一肖恩·康纳利。路上我们说起了爱尔兰面临的经济萧条。我问他反应如何,他说爱尔兰有句名言:我们全部都躺在沟里,但我们中的有些人在仰望星空。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,因为这一心态,也正是人类的...
在美国,保守派政治势力依据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,在各地组织“茶党”(tea party, 也可译为饮茶派对),反抗政府逐渐做大、产生美国版“国进民退”的倾向。在这炎炎夏日,除了这“茶”派对之外, 美国的政治宴席上,差点又增添了一道新的饮品,柠檬汁。
英文中有一谚语,“当生活给你柠檬的时候,将它做成柠檬汁吧。”(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, make lemonade.) 意思是,人需要积极乐观,将阻力转化为动力。将柠...
理想的社会,如果我们简单一点地写个公式,或许是中国加美国除以二。工会问题就是一个好例子。美国工会有时太过强大,中国工会则太过渺小。
美国工会发展到今天,殊为不易。我曾经生活在西弗吉尼亚,那里有不少煤矿。以前很多矿主为富不仁,不把矿工当人,工人为了维护权益,开始组建工会。矿主为了阻碍职工组建工会,无所不用其极,矿工甚至会为此付出生命代价。西弗吉尼亚一位作家写了本小说,叫《地动山摇》(The Unquiet Eart...
此文纯属广告,特此警告。
《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》是我2004年出版的一部译作,篇幅不长,但是我花费的时间极多,呕心沥血之作,出书后,由于稿费才几千块,我曾经满怀深情地写下了《文学翻译和养猪的对比》一文。
此书是一传记和小说的混血,又称“伪日记体”,是传记作家彼得·阿克罗伊德戏仿奥斯卡·王尔德的口吻所作,记载王尔德晚年在巴黎的经历。这种戏仿的手法我一度甚至热衷于模仿。比如我家女儿出世后,我就曾用她的...